酒城瀘州,濃香氤氳。7月15日,由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主辦、瀘州老窖承辦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白酒釀制技藝專業委員會(以下簡稱“白酒釀制技藝專委會”)成立大會在酒城瀘州順利召開。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會長王曉峰,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副會長、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會長鄭曉幸,瀘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徐利,中國酒業協會文化委員會、文化遺產保護委員會副秘書長任志宏,瀘州老窖集團、股份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劉淼,瀘州老窖股份公司常務副總經理王洪波,中國手藝網總裁常會學以及瀘州市相關部門負責人、行業專家學者、會員單位代表等致力于中國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的各界領導和嘉賓蒞臨現場,成立大會由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張雅芳主持。
白酒釀制技藝專委會的成立,旨在搭建一個凝心聚力、共謀中國白酒非遺傳承與發展的平臺,挖掘中國白酒傳統釀制技藝的歷史文化內涵,組織會員力量推進白酒釀制技藝傳承保護的相關工作,推進中國白酒釀造技藝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搭建平臺 凝聚力量
助推中國白酒非遺保護
中國傳統白酒釀制技藝,是順應中華傳統農耕文化發展,經過數千年歷史文明演進,不斷發展完善的精湛技藝,蘊含著深刻的文化內涵,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也是人類的共同財富。
早在2021年3月12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會長辦公會議就研究決定,同意由瀘州老窖作為發起單位之一,牽頭成立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白酒釀制技藝專業委員會,以廣泛凝聚力量,更加有效地推動白酒釀制技藝這一中華民族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和發展。
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中國酒業協會的指導下,白酒釀制技藝專委會經過一年多的籌備,共邀約到116家發起單位與會員單位,其中酒類生產企業57家、科研單位7家、包材及配套企業10家、文化品牌咨詢類企業10家、物流企業10家,以及商貿流通類企業22家。
本次白酒釀制技藝專委會成立大會前,召開了籌備委員會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第一屆第一次理事會。
在系列會議中,通過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白酒釀制技藝專業委員會管理辦法》《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白酒釀制技藝專業委員會選舉辦法》,并選舉產生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白酒釀制技藝專業委員會第一屆理事會成員及主任、副主任、秘書長、執行秘書長等組織機構負責人。
成立大會上,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會長王曉峰和瀘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徐利共同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白酒釀制技藝專業委員會揭牌,這標志著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白酒釀制技藝專業委員會正式成立。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會長王曉峰(右)和瀘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徐利(左)共同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白酒釀制技藝專業委員會揭牌
白酒釀制技藝專委會將通過組織會員開展白酒傳統釀制技藝保護與傳承發展狀況和趨勢調查,參與國際組織或其他國家(地區)在釀制技藝保護與傳承方面的交流、對話與合作,圍繞中國白酒非物質文化遺產挖掘、研究、保護、傳承、轉化和利用開展合作等一系列舉措,推動白酒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促進中國酒文化走向世界。
專業引領 共話非遺
賦能中國白酒產業振興
中國白酒傳統釀制技藝是酒類行業的瑰寶,也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結晶。在數千年釀酒史中,釀酒人不忘初心,傳承有序,推動中國釀酒技藝薪火相傳,生生不息。
2006年,國務院公布了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以瀘州老窖、茅臺、汾酒為代表的傳統釀制技藝成功入選。此后多年,越來越多的白酒傳統釀制技藝入選國家級、省級、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截止目前,白酒類國家級非遺項目有34個子項目,包括31個酒釀造技藝,2個酒音樂項目,1個酒配置方法項目,全國入選省級以上非遺項目的白酒釀制技藝220多項。
這些非遺項目不僅成為一個地方的文化名片,更是共同匯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折射出中華人民的精神特質。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會長王曉峰在講話中表示,中國白酒是中華民族文化表達的重要符號,是中華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不僅與百姓生活緊密相連,而且記錄著中華民族的集體記憶、生活智慧和禮俗信仰。
設立中國非遺保護協會白酒釀制技藝專業委員會,是貫徹中辦、國辦《關于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精神,落實文化和旅游部對協會的工作要求,推動白酒釀制技藝傳承發展的一個積極舉措。
他希望白酒釀制技藝專委會能夠找準自身定位、積極服務行業、依規開展活動,把握機遇,發揮優勢,團結一致,創造未來,為我國白酒釀制技藝傳承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瀘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徐利在致辭中表示,當前,瀘州正在實施“一體兩翼”特色發展戰略,全面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奮力建設新時代區域中心城市,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白酒釀制技藝專業委員會落戶瀘州,是瀘州之幸、瀘州之福。
她期待同各位領導、專家和各界朋友一道,共擔傳承之責、共聚發展之力、共揚文化之風,一道用好白酒釀制技藝專委會這個平臺,發揮其專業、協同、高效的優勢,共同構建教育培訓體系,將白酒釀制技藝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好、傳承好,共同推動白酒釀制技藝繁榮發展。
白酒釀制技藝專委會第一屆理事會理事會主任劉淼在發言中談到,挖掘和保護中國白酒傳統釀制技藝的文化基因、文化內涵和文化價值,是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更好地走進人民群眾生活,進一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的必由之路。
他表示,作為理事會主任單位,瀘州老窖將一如既往秉承“文化同源”理念,主動擔當,積極作為,堅定維護行業守正創新的發展格局,履行好白酒釀制技藝專委會各項工作職責,努力發揮白酒釀制技藝專委會的“三大賦能”作用,為文化繁榮賦能、為技藝傳承賦能、為產業振興賦能,同全體會員單位一道,助推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共同譜寫中國白酒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事業的新篇章!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張雅芳在會議主持中談到,中國白酒釀制技藝是祖先留下來的寶貴財富,是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切實把傳統釀酒技藝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并探索出符合市場經濟環境下的發展模式,是進一步提升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播力、吸引力、影響力,促進白酒產業健康發展的根本保證,也是歷史賦予我們的責任和使命。
她希望專業委員會成立后,不斷組織和帶領全行業,凝心聚力,相互促進,共同推動釀酒技藝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做出更大貢獻。
一直以來,中國白酒作為中華文明的產物和優秀傳統文化的代表,是講好中國故事的有效載體。白酒釀制技藝專委會的成立,既是時代創新發展的要求,也是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需要。
未來,在各級政府、非遺協會、酒業同仁和社會各界的支持、幫助下,白酒釀制技藝專委會將發揮專業化、標準化、系統化引領作用,推動中國白酒傳統釀制技藝的非遺保護和傳承工作,傳播中國白酒釀酒文化,保護傳承中國白酒釀制技藝,助推中國白酒高質量發展?。ㄎ恼聛碓矗褐袊茦I財經)